學校動態
SCHOOL DYNAMIC
把家整理好了,生活自然也就順了
“人生總有不如意”但是這些不如意都是自己制造的。想想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出門老是找不到衣服、找到之后發現要遲到了
買了很多菜放在家里,總是吃不完然后丟掉
工作位上堆放了很多文件,領導臨時需要卻沒及時給到
家里總是堆滿雜物,兩口子老是因為這個吵架
其實啊這些煩惱,咱們通過有效的整理就能輕松地解決掉。
—— 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細節 ——
要知道我們其實每天都要和各種物品打交道,而這些物品的狀態就反映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在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生活秩序”。
生活秩序漸漸地演變成了屬于自己的一套生活流程,每一個流程都需要物品的配合。
如果家里的物品是凌亂的,這套流程將進行得不流暢,則為自己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煩惱。
這也是為什么不整理的家,生活總是遇到麻煩,各種不順了。
然而一句“把家整理好就行”,聽起來簡單,實操起來卻是非常難!
因為想要整理好自己的家,首先要了解自己,其次是需要清晰地整理思維,再然后就是強大的行動力。很多人其他2點都勉強能達標,但是清晰的整理思維,卻不是那么容易掌握與領悟的。
把握生活中的細節,能更好地幫助你維護秩序之美。
①在空余時間、或定期斷舍離
物品的數量變少了,自然就會減少清掃的需求。整理并舍棄物品,對我來說有疏通情緒的作用,每當我覺得心情不暢快的時候、或者看著家里有點雜亂的時候,都會二話不說開始整理。每周或者每月也都會定期的整理物品,每一次整理都會發現有需要斷舍離的東西。
②心里看著不舒服的東西,要立刻丟掉
明亮顏色的物品或包裝、眼睛看著不舒服的物品都會及時清理掉,感覺與家相處的時光里,也慢慢培養出了符合家的審美感官,所以不匹配的物品要及時清理掉,以免影響和諧以及情緒。
③聽著音樂做家務也是一種享受
做家務的時候聽著音樂跟隨著音樂的節奏,進行收納整理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
④物品用完及時放回原處
回家后及時整理包包的物品、清掃完將抹布放回原處等習慣,會讓家里常常保持有秩序的狀態。和第一點有一樣的功效,減少日常整理的堆積。
—— 弄清楚整理的三個境界 ——
當你在聽到“整理”一次的時候,你覺得整理是什么
呢?我聽過最多的答案“整理”就是丟東西嘛~
雖然我們做整理確實是需要斷舍離,但是斷舍離并不是簡單的扔扔扔
扔東西只是整理的一個環節,而且是非必要的環節。
我們把東西買回來,就是為你所用的。只有不為你所用的、不能再用的東西,丟掉才不會對你的生活帶來影響~
做整理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三個境界
境界一
丟掉明顯沒有用、不能再用的東西。
這些東西家里每個角落都有,玄關的快遞單、廚房的一次性餐具、衣柜里變形的衣服、客廳上壞了的工具、藥箱里過期的藥品等等,照著上面圖片的清單進行收拾。
境界二
舍棄還能用,但自己不會再用的東西。
比如:穿不下的衣服、孩子超齡不玩但很貴買來的玩具、家里囤了過多的東西、以前需要但現在不需要的東西等等~
境界三
主動舍棄不適合自己的人事物
比如:不合適的感情、很貴買來的衣服、虛榮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
當你學會取舍的時候,你大概就明白了你的人生該如何取舍了。
整理,往往是對心靈的修煉。
整理,是對過往的復盤、對過往生活的審視、是對過往生活軌跡的檢視,是衡量現在的人生軌跡與自己期待的是否一致。走心的整理,是對自己身、心、行的修煉與提升。
當你人生處于低谷迷茫期時,當你的生活處于水深火熱時,當你的人際關系處于糟糕不堪時,當你的家庭陷入危機時,此時,不妨給自己一個空檔期,用心地對居家環境做次整理。
整理,是認識自己最簡單的方式。通過整理家里的物品,會讓你發現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自己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家里的物品種類與數量十有八九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價值觀。家里的空間布局與物品擺放方式,無不彰顯出這個家庭的成員關系結構。
家是一個釋放自我的地方,只有心安了、心平靜了、心踏實了才可以與家人和諧相處,才能重新啟程,走向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