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創辦于1958年,隸屬于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全日制公辦技師學院。目前在校生10000多人。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和預備技師班占95.3%。學院年均培訓鑒定17,000人次。學院建有先進制造產業系、信息服務產業系、文化創意產業系、新能源應用產業系、商貿服務產業系5大產業系,開辦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計算機網絡應用、計算機動畫制作、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39個專業,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接軌。學院現有精密制造(德瑪吉)、多功能攝影棚、城市軌道、汽車鈑金與涂裝等200間學習工作站(專用實訓室),固定資產總值達3.1億元。
2009年以來,學院緊緊圍繞“創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示范引領’的全國一流技師學院”目標,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改革創新,成為首批國家中職示范校建設單位、首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首批國家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院校、全國技工院校師資研修中心和廣東省首批全國一流技師學院創建院校。2012年,學院被人社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二、辦學特色
(一)校企雙制、工學一體,培養與市場接軌的高技能人才
通過與美國江森集團、瑞典卡爾拉得公司、中外運長航集團等500多家知名企業的深入合作,學院構建了“校企雙制、工學一體”辦學模式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被馬凱副總理稱為“中國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實現了校企共招學生員工、校企共商專業規劃、校企共組教師隊伍、校企共評學生能力,進一步促進學院人才培養與企業工作實際深度對接。近年來,學院深入踐行“校企雙制”辦學模式,與世界500強美國江森自控集團、中國櫥柜行業標準制定者歐派家居集團、廣東電氣裝備制造百強企業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共建學習型工廠、共研技術項目、共培新型學徒、共促師生成長、共建培訓中心、共育高端人才等合作,不斷豐富校企合作內涵。
在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路上,學院也輸出了豐碩成果。2015年4月,由人社部組織,學院牽頭開發的汽車維修、計算機網絡應用兩專業的《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及一體化課程規范》通過專家評審,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填補了我國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的空白。作為“全國技工院校師資研修中心”,近三年來學院舉辦師資培訓班172期,培訓來自全國各地198所職業院校的領導和骨干教師共 5313人次,成為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課改的示范校,一體化課程規范的制定校和輸出校。
“校企雙制、工學一體”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在就業難、就業形勢緊張的市場環境下,學院畢業生始終供不應求,往往提前一年就被預訂一空,且就業多分布于廣汽本田、廣州飛機維修、廣州地鐵等上百所大中型企業。2017年,我院畢業生就業率達99.53%,對口就業率達85.31%,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2.57%。
(二)對接世賽、轉化標準,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高技能人才
作為國內最早接觸世界技能大賽的院校,學院積極開展我國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與集訓工作,著力培養與世界技能水平接軌的高技能人才,取得顯著成效。2010年以來,學院連續4屆承擔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任務,且承擔項目逐屆增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承擔制冷與空調、CAD機械設計、網絡系統管理、商務軟件解決方案、貨運代理5個項目中國集訓基地),成功培養出16名世賽參賽選手斬獲3銀6銅7個優勝獎,為國家世賽參賽獲得優異成績貢獻了積極的力量。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還主動以制冷與空調等世賽項目為研究載體,率先開展世賽技術標準向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課程標準,參賽選手培養路徑方法向技能人才培養路徑方法的“兩個轉化”工作。目前,成功開發商務軟件應用專業,配套建設了教材、學材,編著了《世界技能大賽項目技術標準轉化實務——以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為例》及《數據結構應用與商務軟件開發》等4本配套工作頁,并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正式出版,成為我國技工院校世賽研究中第一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著作;成功將網站設計項目部分競賽內容轉化為網站設計專業課程內容;成功將制冷與空調、CAD機械設計等世界技能大賽選手培養路徑與內容轉化為對應專業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學院還組建精英班試點檢驗世賽研究成果,將精英教育普及化,讓世賽成果惠及更多學生。近年來,學院學生參加國內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共50多個,獲獎217項,特別是連續參加三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大賽,與來自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340多所知名院校的5400多名選手同臺競技,3次斬獲團體一等獎,累計獲得全能一等獎等45個獎項;勇奪第八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大賽智能家居等4個項目金牌,創造了該項競賽歷史最優成績。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還強化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大力建設創新工坊、創業孵化基地等雙創平臺,集聚創新創業資源,著力培育知識型、創新型的高技能人才。2017年,學院參賽項目不僅奪得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技能工匠爭先賽1金2銅的佳績,更在2017年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拿下了一等獎,學生創業團隊還在學院創業孵化基地的協助下成功注冊公司,實現創業項目的落地。
(三)國際交流、深度合作,拓寬職業教育的世界眼光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十分注重國際交流合作,承辦了由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組織的中英職業標準項目研討會;與英國海泊里學院圍繞創業、教學法等開展深入的交流合作;與德國客尼職業教育培訓集團共同開發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課程;與英國知名大學桑德蘭大學進行課程互認和銜接,聯合舉辦國際班,開展“3+1+1”模式(3年高級工+1年本科+1年碩士)的國際合作辦學,為學生打通一條出國深造的上升通道。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還連續3年圍繞技能人才培養舉辦經驗交流會、廣州邀請賽等國際交流活動。世界技能組織主席Simon Bartley三次應邀來校講學,指導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及測評顧問Jenny Shackleton多次來校分享經驗、指導世賽標準的研究轉化工作;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日本、巴西、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教練、選手聚首學院,共同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路徑,促進了各國與地區的技能人才培養經驗交流,同時也為學生搭建起國際交流的平臺,使學生不出國門就能拓寬視野、接軌國際。
(四)強化培訓、對外輸出,輻射全國走向“一帶一路”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貫徹落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精神,加強與澳門在職業教育和培訓方面的交流和合作。2015年以來,學院與澳門勞工事務局、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和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等機構建立起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為澳門舉辦穗澳職業教育管理高級研修班、澳門職業素養培訓講師高級研修班等5期培訓班,共培訓來自澳門職教、公交、旅游、博彩等行業的培訓師145人次,參訓學員學成回到澳門后為相關行業培訓人員3000人次,獲得業界良好口碑。此外,學院與澳門工聯總會組建團隊,共同開發針對澳門公交、服務等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讀本》,通過規范教材的推廣和使用,將職業素養融入澳門服務行業,促進澳門社會的職業素養水平不斷提升。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還緊跟“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部署,積極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技工教育合作。2016年11月17日,學院與孟加拉國教育部簽訂了孟加拉技能與培訓提升項目合作協議,2017—2019年,為孟加拉國培訓教育部官員、各職業學校高層管理人員及教師等共581人次,實現了我國技工院校向國外職業教育師資培訓服務的首次輸出。該項目目前已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學員267人。此外,學院還成為國際上首家中國制冷維修行業良好操作國際交流培訓中心,承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培訓項目,2017年培訓大學制冷專業教授、培訓學校校長、制冷專業培訓師、企業制冷工程師共60人,學員來自柬埔寨、菲律賓、湯加、馬來西亞、阿富汗、東帝汶、斯里蘭卡、尼泊爾、越南、斐濟、老撾、蒙古、馬爾代夫、薩摩亞、伊朗、所羅門群島等16個國家。學院與上述國家的技工教育合作,輻射輸出了先進的技能人才培養經驗和模式,為增強我國技工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未來發展中,學院將繼續站在世界技能人才制高點,努力探索世界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現我們共同的“技能強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心校區: 廣州市白云區機場路2636號 聯系電話: (020)86082354
南校區: 廣州市荔灣區芳村鶴建里 聯系電話: (020)81581435